欢迎访问社科院经济所所史网站
您目前的位置:本网首页>所之名家
吴承明

吴承明(1917—2011)

内容字号调整:      文字颜色:      打印内容      浏览次数:4131

吴承明,男,1917年1月生于河北滦县,1958年起兼任经济所研究员,1977年正式进入经济所工作。


吴承明幼年受传统私塾教育,少年就读于新式理工学校,青年时期,怀抱救国理想,先后求学于清华理学院、经济系和北大历史系。后赴美深造,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东吴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外籍研究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人文学部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投资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吴承明先生学贯中西,融通古今。他的研究,不囿于断代之限,从近代到明清,甚至宋代,注重长时段考察;考察角度从经济范围内的生产、流通、市场到非经济因素的社会结构、制度变迁、思想文化等方面,强调整体观;注重历史的实证分析,主张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数十年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研究,取得了杰出成就,树立了经济理论和历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典范。


他与许涤新先生共同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本巨著,被视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全书注重生产力和流通,凡是能计量的尽可能作了计量分析,制作了487张统计图表,在当时的史学著作中是很罕见的。其中吴先生对近代中国资本集成、近代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总产值以及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所作的估算,多年来被中外学者广泛引用、评介。而他也一直不断对其中一些数据进行修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被认为是“填补空白”之作和“国内外引用率最高的中国经济史著作之一”。先后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他的市场史研究,开启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思路。20世纪80年代初学者多还注重生产轻视流通时,他就已着手研究市场问题了,连续发表了《论明代国内市场和商人资本》、《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内市场》等。这三篇文章尤其是清代市场一文,颇受海内外学界关注。清代市场,对粮、棉、布、丝、绸、茶、盐等商品量进行了估算,得出粮食、工业品、经济作物的流通图,表明鸦片战争前的市场结构是一种以粮食为基础、以布及盐为主要对象的小生产者之间交换的模式。1983年因“论清代市场的文章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受A. Feuerwerker教授邀请吴先生参加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意大利召开的中国经济史研讨会,在会上他提出了“史无定法”的观点。1986年法国汉学家M.Cartier(贾永吉)将这三篇市场论文摘要写了一篇《吴承明的国内市场形成观》,发表在1985年11-12月号的《年鉴》(Annals,Économies Sociétiés Civilisations)上,其中特别提到清代市场一篇的“新观点”。


他在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中,重视传统经济内部的积极、能动的因素。他认为我国小农经济在食物供给、资源转移、农产品商品化、劳动力供给等方面都对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的工业化应当走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能一举而代之。”指出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现象到新中国成立90年代还存在。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多元生产结构,有自行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前人很少注意。


他把实现市场经济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标志。在《16-17世纪的中国市场》、《18世纪与20世纪上叶的中国市场》研究中,他采用了“斯密动力”的理论,认为用市场和价格的演变来考察经济兴衰有很大的优越性。而用这种方法来考察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有同样的优越性。他把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徽商、晋商等大商帮的兴起视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萌芽”,连同当时出现的工场手工业和散工制,并结合陆续出现的财政、货币白银化,租佃、雇工制度的改进,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17世纪的启蒙思潮,作为现代化的因素。


他十分重视历史观和方法论研究。他认为,经济史首先是史,史料考证和文本诠释最为重要。但理解历史还需要历史观,需要理性思维和判断。他说一切变迁,在最高层次上都要受文化思想的“制衡”。他考察了先秦、两汉以来历代史学和主要思想家的历史观,认为虽有不同流派,而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始终占主导地位。这种天人相通,社会和谐、古今通变的历史观是非常高明的;而把根本的“变”理解为“相对对立面转化”,恐怕只有司马迁、黑格尔、马克思三人。在研究方法上他主张“史无定法”,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就方法论而言,有新、老学派之分,但无高下、优劣之别”。他认为任何伟大的经济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会变成经济分析的一种方法,是研究经济史的方法,而不是推导历史的模式。他提出“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经济史应当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它的流”。


吴承明先生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和西方教育的影响。性格谦和、豁达,思维敏锐、活跃,为人乐观、通达,待人周到、宽厚,对学问兼容并蓄,提倡“多元并存”。耄耋之年依然研读后现代理论、存在主义、结构主义、交往理论、诠释学等;84岁撰写专著《经济史:历史观和方法论》;深谙格律,90高龄续写诗文集《濯足偶谈》(三),评析楚辞、唐诗、宋词,以诗证史。求知不懈,笔耕不辍。被誉为“经济学不老人”。


2011年7月,吴承明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苏金花撰

(转引自《经济所人文库——吴承明卷》)

<
>